日前,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盛会以“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为主题,其中,如何构建可信网络环境成为本次会议的聚焦点。会议期间,“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knet.cn)董事长毛伟所做《构建可信网络: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主题发言引发与会者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
毛伟表示,构建可信网络环境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构建可信网络环境的核心议题已经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办”。他认为,从管理模式上,建议施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也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从可信内容上,应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价、网站内容鉴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打造“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查验平台-举报纠错”可信生态链条,借助可信验证把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连接起来,消除网民对网站的信任隔阂,更大限度的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趋势怎么看:网络失信成当前互联网全新鸿沟
当前,我国互联网正在由“商用互联网”走向“全民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实界限逐渐消失。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接近6亿,换言之,相当于每两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如果说,以前互联网还只是一种工具或技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与社会全面融合、难分彼此。毛伟表示,这既体现在网民与民众身份标签区别的淡化,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全部映射在互联网。互联网既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还逐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可以说,现在已经是网络即是社会,社会亦网络。
毛伟表示,当前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现实社会,传统社会中的一些痼疾也在互联网上日渐凸显,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任缺失”。这种“缺失”既体现于网民对网站的交易信任不足,也存在于网站之间的商务信任欠缺,还体现在网民之间的交流信任短板。
《2012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31.8%的网购网民本人曾在网购过程中直接碰到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30%的受访网站曾遭遇过恶意仿冒网站的侵扰。相当于每三个购物网民中就有一个曾被骗,每三个知名网站就有一个曾被恶意仿冒。
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网民分享和发布各类信息,也加大了不实信息、诈骗信息传播的力度,新型网络钓鱼形式的出现,让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持续走低。
毛伟表示,构建可信网络环境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社会共识,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再到互联网从业者,都很关切如何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包括中网在内的诸多互联网厂商都在身体力行的推行可信互联网构建。
中网怎么做:牵头完成网站可信验证体系构建
而谈及如何构建可信网络环境,毛伟首先向与会者分享了中网的做法。据悉,经过3年多时间的打磨和积累,作为“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的中网,已经在构建可信网络中形成一套自己的“打法”。
毛伟表示,首先,中网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网站可信验证核验机制,通过对网站域名信息、网站备案信息、工商登记信息以及组织机构信息等,与网站身份相关的信息进行人工交互审核确认网站真实身份。其次,中网还搭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可信网站数据库,该数据库几乎收录了国内所有正规网站,并结合网站提交验证的信息多寡实现验证星级评定,鼓励网站提交更多网站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并供网民核验,截至目前,中网每天要为网民提供上亿次网站真实身份信息核验。其三,以人民网、光明网、淘宝网、京东、中国建设银行等综合门户、电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知名网站已经相继完成可信网站验证,并在官方网站挂出了“可信网站”验证标识。以alexa中文网站500强榜单为例,95%以上的网站已经被收录进中网“可信网站数据库”,20%以上的网站已在官方网站主动亮出“可信网站”验证标识。最后,中网还将可信网站数据库开放给所有互联网厂商,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应用环境中为网民提供核验网站真伪的入口,保护其用户上网安全。截止到目前,包括必应、搜搜、搜狗等主流搜索,搜狗、傲游、淘宝、阿里云等主流浏览器以及金山网络等安全平台,已经相继无缝对接中网“可信网站数据库”,抱团形成国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可信网站应用推进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移动互联网领域涌现的新骗局和新陷阱,“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knet.cn)也推出了免费的可信网站微信查询平台和APP查询应用,方便手机用户随时核验网站身份真伪。
行业怎么办:构建开放共享可信互联网生态链
而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分工推进而言,毛伟表示,需要整个互联网生态链联动起来,合力共建可信网络环境。
首先,从管理模式上看,建议施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也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中毛伟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定好游戏规则,开放基础身份数据库,鼓励市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推动可信网络环境的完善。
其次,从验证内容上看,应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价、网站内容鉴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毛伟认为,在做好身份验证,安全扫描的同时,需要整合好传统政府监管信息以及网民评价信息,对网站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此外,还应形成动态机制对网站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巡查和鉴定,一经发现不当信息,及时预警。
其三,从运行机制上,打造“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查验平台-举报纠错”可信生态链条,借助可信验证把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连接起来,消除网民对网站的信任隔阂,更大的限度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最后,面对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各大平台应及时布局,尽早引入可信网站数据库,从二维码扫描、APP下载以及手机浏览器等环节,帮助手机用户最好访问网站或应用的真实身份验证,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设置的骗局和陷阱。